一起副业网
分享让我们找到合适的副业

想赚钱要明白康波周期:全球财富涨跌的底层规律

在经济的浩瀚海洋中,有无数的理论和概念如星辰般闪烁。而康波周期,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它深刻地揭示了全球财富涨跌背后隐藏的底层规律。

康波周期,全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 1925 年提出的。这一理论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试图打开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 50 – 60 年周期性波动的大门。它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大约存在 3 个长波,而这些长波的产生与资本积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大量统计数据的深入剖析,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一个大约 54 年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将历史、经济理论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来研究长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模式,为当代发展经济学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也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界引发了经久不衰的 “长波研究热”。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去探寻康波周期在不同阶段的独特印记。

繁荣期:技术引领的黄金时代

繁荣期一般持续 15 – 20 年,宛如经济发展中的盛夏,阳光灿烂,生机盎然。在这个阶段,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腾飞的核心动力。

以第一次康波周期为例,大约从 1783 年到 1842 年,这是所谓的 “产业革命时期”,主要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创新,纺纱机和织布机让纺织业率先实现机械化,煤炭工业领域蒸汽机的发明和改造以及安全灯的问世,大大提高了煤产量,旋床和刨床的出现使机械制造走向现代化。这些创新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经济增长的燎原之势,让英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独占鳌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借此得以确立和蓬勃发展。

时光流转到第二次康波周期(1842 年 – 1897 年),即 “蒸汽和钢铁时代” 或 “铁路化时代”。这一时期,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彻底革新了人类的动力来源,钢铁工业中多种炼钢法的出现使钢铁产量直线上升,煤化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染料、化学制品和副产品,汽车和航空工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其推动下迅速发展,英国的霸主地位虽仍在,但工业革命的春风已吹向欧洲大陆和美国。

到了第三次康波周期(1897 年开始),也就是 “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电力、化学和汽车成为主角。电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电车、电话、无线电、电灯以及美国的第一波汽车热潮等,让世界经济再次迎来高速增长。德国和美国接过发展的接力棒,相继成为新的 “增长极”,大垄断公司的组织形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推广。

再看较近的第五次康波周期,从 1982 年开始,其中的繁荣期(1991 – 2008)以互联网革命为核心驱动力。互联网普及率从极低的水平迅速增长到 23%,全球化进程也在这一时期加速推进。在这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升,新技术重塑了整个产业链。企业利润增长势头强劲,年均增速超过 8%,风险投资也随之激增,比如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的 VC 投资额在十年里增长了 20 倍。全球贸易量在 1990 – 2007 年期间年均增长 6.2%,技术领先的国家主导着国际贸易规则。

从市场表现来看,繁荣期简直是权益资产的天堂。在科技股的带领下,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以 1995 – 2000 年的纳斯达克指数为例,其涨幅高达 400%,市盈率更是突破 100 倍大关。不仅是科技股,传统产业也在繁荣的大环境下受益匪浅,在后期,基建、金融等周期板块接力上涨,比如 2003 – 2007 年新兴市场基建股平均涨幅达到 350%。债券市场也呈现出温和上升的态势,在低通胀的环境下,1984 – 2000 年美国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从 13% 稳步降至 5%,走出了一段慢牛行情。商品市场同样不逊色,新兴技术催生了新的需求,像 2000 年代稀土因电子产业的崛起价格上涨了 10 倍之多。

衰退期:繁荣落幕的危机时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繁荣期过后,衰退期悄然来临,一般持续 10 – 15 年,恰似经济的秋天,繁华渐逝,凉意渐生。衰退期的核心矛盾在于技术带来的红利逐渐消退,而此前过度扩张所积累的债务泡沫开始膨胀。

在经济特征方面,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大幅放缓,常常降到 1% 以下。比如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就从之前的 3% 急剧降到 0.5%。与此同时,通胀卷土重来,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飙升,1973 – 1982 年全球 CPI 年均涨幅高达 10.7%。企业的债务危机也开始集中爆发,杠杆率突破 90% 的警戒线,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与 GDP 的比值达到 75%。

市场在衰退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风险资产面临重新评估,债市遭受双重打击,实际利率上升导致美债价格在 20 世纪 70 年代累计下跌 40%。商品市场则出现强势反弹,黄金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有力武器,1971 – 1980 年金价从 35 美元 / 盎司一路飙升至 850 美元。能源领域的争斗也愈发激烈,像俄乌冲突期间,2022 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冲到 139 美元 / 桶的高位。汇率市场同样大幅波动,美元指数在 1980 – 1985 年上涨 95%,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频繁上演,1994 年墨西哥比索贬值 50%。

回顾历史,第四次康波衰退期(1973 – 198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石油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经济停滞与通胀并存的 “滞胀” 局面,标普 500 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回报为 – 60%,而黄金则迎来了大牛市,年化收益高达 31%。

萧条期:黑暗中的蛰伏与变革

衰退期过后,经济进入萧条期,持续时间大约 10 – 15 年,如同经济的寒冬,冰冷而漫长。萧条期的核心任务是处理产能过剩问题,并完成新旧秩序的重新构建。

在经济层面,出现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企业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不断降低杠杆。以日本为例,在 1990 – 2005 年期间,非金融部门的债务与 GDP 的比值从 210% 降至 160%。通缩循环也随之出现,全球产能利用率跌破 75%,2009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率达到 35%。同时,逆全球化趋势加快,根据 WTO 数据,2011 – 2020 年全球贸易增速降至 2.4%,而此前十年这一数字为 6.7%。

市场表现上,避险资产成为主角。商品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在第三次康波萧条期(1929 – 1945),也就是著名的大萧条时期,全球 GDP 萎缩 15%,道琼斯指数暴跌 89%,国债实际回报率却达到 7%。

不过,萧条期虽然黑暗,但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往往是新技术创新密集的时期,为下一轮经济复苏埋下种子。

复苏期:黎明前的曙光初现

复苏期一般持续 10 年左右,宛如经济的春天,万物开始复苏,生机逐渐回归。在这个阶段,新的可能带来范式革命的初期技术开始崭露头角,资金也开始悄然布局。

经济上呈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特征,研发投入在 GDP 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例如韩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转型期,研发强度从 2% 提升到 4%。在整体弱复苏的背景下,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机遇,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 20%,而传统产业增长相对停滞。商品市场的分化更加明显。

以第四次康波复苏期(1982 – 1991)为例,PC 的普及率从 8% 迅速提高到 30%,标普 500 年化回报达到 16.6%,开启了科技股的黄金年代。

如今,多数研究认为我们正处于第五轮康波周期(1982 年至今)的萧条期(2020 年代),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虽然展现出潜力,但尚未形成全面替代旧经济模式的强大动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新一轮康波周期的复苏,开启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康波周期就像一位无形的指挥家,指挥着全球经济和财富的起起落落。了解它,对于投资者而言,就如同掌握了在经济浪潮中航行的指南针,能够更好地把握长期经济趋势,制定跨周期的资产配置策略;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周期阶段调整经营战略,提前布局,应对挑战;对于普通民众,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个人的职业发展、资产规划等提供参考,在经济的风云变幻中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财富之路。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zfuye.org » 想赚钱要明白康波周期:全球财富涨跌的底层规律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寻找靠谱的副业项目

专注副业赚钱,服务所有从事副业项目的朋友

联系我们关于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