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收入。刺激一下伙伴们,我现在真的经常莫名其妙就会收到一笔钱,虽然每笔钱可能也没那么多,但是加起来这些小钱应该比一个目前的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挣的都要多。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写写东西,录录视频。为什么?我给大家讲讲我这些收入的来源,这些莫名其妙的钱的来源。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在各个平台都会发我些文章视频的这些视频,我是一个内容生产者。所以这些内容在各个平台我生产的每一个视频都在各个平台没日没夜的给我在打工,只要有人愿意看这些视频就会产生一些比如版权的收入、流量的收入之类,哪怕一万个人看只给我一毛钱,那我这加起来应该也发了上千条视频了,每天起码感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看,积累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叫做内容永不眠。
你是否想象过,曾经写下的只言片语,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为你带来一笔意料之外的收入?这种 “莫名其妙” 的进账,如今成了我生活中常见的惊喜。虽然单笔数额或许不大,但日积月累,总额早已超过许多刚毕业大学生的薪资。这正是文字创作的魅力 —— 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伙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持续为你 “打工”。
过去在金融行业打拼时,我常听到 “睡后收入” 的说法。人们向往金钱永不眠的状态,可现实是,金融领域的被动收入要么微乎其微,要么伴随高风险,常常让人夜不能寐。而文字创作带来的收益,才是真正意义上无风险的 “睡后收入”。
这些收入的来源其实很简单:我在不同平台发布的文章,无论白天黑夜,都在默默产生价值。每一篇文字都像一个勤恳的员工,只要有人阅读,就会带来版权费、流量分成等收益。哪怕一万次阅读只换来一毛钱,上千篇文章的积累也不容小觑。每天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阅读量,点滴汇聚,便成了可观的数字 —— 这便是 “文字永不眠” 的力量。
金融圈还盛行另一个概念:复利。人们说它是 “撬动时间的杠杆”,可在投资中,复利往往是镜花水月。涨涨跌跌的波动里,持续增长几乎难以实现。但写作这件事,却实实在在地诠释着复利的奇迹。
首先,写作是对大脑的复利训练。我曾多次聊过学习的本质,其实人的大脑就是最强大的复利系统。每天读一点、写一点,相当于给大脑做一次 “健身”,让它比前一天更敏锐 1%。就像那个经典公式:1.01 的 365 次方等于 37.78。一年下来,你的思维能力可能已实现 37 倍的飞跃。脑子越用越活,这种进步是持续且叠加的。
其次,网络平台本身也在为文字赋能复利。刚开始写文章时,前 100 篇可能无人问津,读者寥寥;写到 100 到 200 篇,渐渐有人开始注意到你的观点;200 到 365 篇时,或许已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当文章数量突破 1000 篇,文字的影响力便会悄然质变。我至今没细数过自己写了多少篇,保守估计已有 2000 篇。当作品积累到一定量级,认同你价值观的人会越来越多,阅读量的增长便会呈现复利效应。毕竟,写作的本质就是寻找那些与你同频的人 —— 他们认可你的世界观,愿意在文字中与你共鸣。
我不算天赋型创作者,整整写了五年才尝到甜头。前四年里,收益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可 99% 的人连四个月、四周甚至四天都坚持不下来。他们总渴望一夜成名、一战封神,但普通人的成长从没有捷径。我们不会突然中彩票,也难有一夜爆火的运气,最可靠的路,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下去。
文字的复利从不会辜负耐心。那些你曾倾注心血的句子,终会在时光里慢慢发酵,变成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不妨拿起笔 —— 写点什么吧,让文字替你见证时间的力量。
# 收入作者 朴素之道(各平台)可去观摩打卡, 真实可信!
打开抖音搜索,查看他的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