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9 月,牛津大学两位教授在《雇佣的未来》论文中评估了 700 多个职业,指出未来十年将有一半职业消失。
即将消失的职业及原因
- 司机(尤其是货车司机):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运货场景对自动驾驶要求相对较低,这类司机将首先被取代。自动驾驶分五个级别,丰田计划 2020 年普及等级三(需司机待命)、2025 年普及等级四(基本完全自动驾驶,保留方向盘)、2030 年前普及等级五(无司机、无方向盘)。未来客车、出租车甚至轮船、飞机的驾驶也可能被自动驾驶取代,因 82% 的空难由人为事故导致,机器受影响小、失误少。
- 实体店店员:收钱、结账、摆货等岗位已大量消失,甚至实体店可能除特殊商品(如汽车)外都逐渐消失,特斯拉已尝试自助购车模式。
- 翻译及外语老师:翻译软件可实现文字和语言实时翻译,翻译需求锐减,进而导致外语老师职业受影响。
- 模特:论文提及模特会消失,可能因网上可直接查看服装效果,且 3D 技术可实现媒体中人物呈现,无需真人模特。
- 裁判:体育赛事中裁判误判较多,未来可能被更严谨的技术取代。但类似的法官职业暂不会消失,因涉及机器能否给人定罪或决定生死的伦理问题。
- 一般事务员:如印材料等类似秘书的工作会消失,但 “美女秘书” 工作不会消失。
难以消失的职业及原因
- 小学老师:机器人虽能传授知识,但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需要人督促,而中学、大学老师可能人数骤减,因长大后人们可自主学习,且很多知识实际用不上。
- 神职人员(神父、牧师、方丈、住持等):这类职业一定不会消失。
- 创新型职业(设计师、音乐家、作家、创作型歌手等):这些是人工智能的弱项,AI 虽能做但难达人类创意水平。
暂时不会消失但未来可能消失的职业
- 医生:目前医生工作存在人为失误可能,机器更准确,且医生属高危职业(如疫情中暴露风险),未来可能被取代。
- 程序员:在人工智能完成前大量需要,AI 能自主编程后,程序员需求锐减,但系统设计阶段仍需人,测试阶段无需人。
- 消防员、警察:属高危行业,机器人可应对危险场景,且机器人分析案件线索能力更强,未来可能取代人类。
职业交替的时间与背景
-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计算革命、信息革命等,每次革命都带来职业的巨大变化。
- 下一次变革是人工智能革命,2045 年前开始交替,2045 年可能彻底改变,AI 将大范围应用,拥有人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取代大量脑力工作,甚至能创造 AI、生产不同种类机器人。
人类的优势与未来
- 目前 AI 在创新和想象力上存在局限,这是人类最后一道防线。人类因有创造力而不同于机器人和其他生物。
-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推动社会发展,是知识源泉,但人类想象力存在局限性,无法想象无法感知或理解的事物。
- 该频道旨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而非单纯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