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1000 万” 这个数字出现在普通人的财富清单上时,多数人会觉得遥不可及。但范治宏在分享中却直言:“赚 1000 万不需要背景,不需要资本,只需要走对两步路。” 这位深耕新商业领域的观察者,见过太多从草根逆袭的案例,他提炼出的 “两步法”,看似简单却戳中了财富积累的核心 —— 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可复制的思维与行动逻辑。
第一步:用 “最小闭环” 验证商业密码,把 “偶然收入” 变成 “必然收益”
“别一开始就想着做平台、搞生态,先找到一个能赚 100 块的方法,然后重复 10 万次。” 范治宏在分享中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他见过太多创业者,拿着几十万投入却连盈利模式都没跑通,而真正赚到大钱的人,往往是从 “小到不起眼” 的生意起步。
所谓 “最小闭环”,就是用最低成本验证 “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 / 服务付钱”。比如:一个擅长整理的人,先帮邻居做一次家庭收纳,收 500 元服务费,看看对方是否满意、是否愿意推荐给朋友;一个懂 Excel 的上班族,在小红书分享 “3 个提高效率的函数”,吸引粉丝后推出 99 元的付费课程,测试市场反馈。这个过程的核心不是赚多少钱,而是找到 “客户需求 – 解决方案 – 付费意愿” 的闭环 —— 就像打井前先确认地下有水,再深挖才不会白费力气。
范治宏举了一个案例:有个宝妈从给孩子做辅食开始,每天在朋友圈发成品照片,有人问 “能不能代做”,她就尝试收费 30 元 / 份,每周接 10 单。三个月后,她发现 “上班族妈妈” 的需求旺盛,于是租了个小厨房,把辅食做成标准化套餐,月收入稳定在 2 万。这个 “从 1 单到 100 单” 的过程,就是 “最小闭环” 的放大 —— 先确认 “有人买”,再解决 “如何多卖”。
记住:赚 1000 万的起点,不是 “宏大规划”,而是 “今天能赚到的第一笔钱”。当你能稳定赚到 1 万 / 月,就意味着掌握了 “赚钱的密码”,接下来的问题只是 “如何把这个密码复制 100 倍”。
第二步:用 “杠杆思维” 放大收益,让 “个人能力” 变成 “系统资产”
“靠自己干,最多赚 100 万;靠系统干,才能赚 1000 万。” 范治宏的这句话,道破了财富跨越的关键。很多人能做到月入 10 万,但始终停留在 “手停口停” 的阶段,原因就是没学会用杠杆 —— 把个人时间、能力转化为可复制的系统。
常见的杠杆有三种:产品杠杆、人力杠杆、资本杠杆。
产品杠杆适合有专业技能的人:比如一个设计师,从接定制单(1 万 / 单,每月接 3 单),到把设计模板做成 99 元的数字产品,卖给 1000 个人就是 10 万;再到推出 “设计课程”,用录播课覆盖 1 万人,收入就能突破 100 万。这里的核心是 “把一次性劳动变成可复用的产品”,让时间产生复利。
人力杠杆适合擅长整合资源的人:就像那个做辅食的宝妈,当订单多到自己忙不过来,她雇了 2 个阿姨帮忙制作,自己专注于客户对接和品控,月收入从 2 万涨到 5 万;再后来,她输出 “辅食店运营手册”,允许别人加盟,收取品牌费和管理费,从 “自己做” 变成 “教别人做”,收入突破百万。
资本杠杆适合有商业嗅觉的人:当一个生意能稳定盈利(比如年化收益 20%),就可以用适度负债放大规模。比如开便利店,一家店年赚 20 万,用抵押贷款再开 5 家,总利润就变成 120 万(扣除利息后)。但范治宏特别提醒:资本杠杆必须建立在 “稳定盈利” 的基础上,否则就是赌博。
这三种杠杆的共同之处,是让你从 “亲自搬砖” 变成 “搭建传送带”—— 你不再是创造价值的人,而是创造 “让别人创造价值” 的系统。就像范治宏说的:“1000 万不是靠你一个人干 1000 万的活,而是让 100 个人干 10 万的活,你从中获得 10% 的收益。”
避开两个 “财富陷阱”:别让努力白费
范治宏在分享中特意提到,很多人卡在 “100 万” 到 “1000 万” 之间,是因为掉进了两个陷阱:
- 沉迷 “体力赚钱”,忽略 “系统搭建”:有人开奶茶店,每天亲自调茶、收银,忙到没时间思考 “如何标准化流程、如何培训员工”,结果开了 3 家店就因为精力不够倒闭了。记住:你的时间应该用来 “设计系统”,而不是 “执行系统”。
- 追求 “一夜暴富”,跳过 “基础验证”:看到别人做直播赚大钱,就砸钱买设备、请团队,却没先测试 “自己的内容是否有人看”;听说 “跨境电商赚钱”,就囤货发海外仓,却没确认 “目标市场是否真的需要这款产品”。没有 “最小闭环” 的验证,所有投入都是风险。
真正的财富积累,就像建房子:第一步是打地基(验证闭环),第二步是盖楼层(放大杠杆),缺了任何一步,房子要么塌掉,要么盖不高。
普通人的 1000 万路线图:从 “想” 到 “做” 的具体路径
把范治宏的 “两步法” 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其实很简单:
- 现在开始:列出自己的 3 个 “可变现技能”(比如做饭、写作、修图),选一个成本最低的(比如用朋友圈卖货,零成本),本周内完成第一笔交易(哪怕只赚 10 元)。
- 3 个月内:优化这个 “赚钱动作”,让它稳定下来(比如每周能赚 500 元),同时记录客户反馈,找到 “他们还需要什么”。
- 1 年内:把这个动作放大 10 倍(比如从服务 10 人到服务 100 人),尝试引入第一个 “杠杆”(比如把服务变成产品,或请人帮忙)。
- 3-5 年内:专注打磨 “系统”,让自己的时间占比从 “90% 执行” 降到 “10% 决策”,此时你会发现,收入增长不再依赖 “你有多努力”,而依赖 “系统有多高效”。
范治宏说:“1000 万对普通人来说,不是目标,而是‘做对事’后的自然结果。” 当你掌握了 “验证闭环” 的敏锐,学会了 “放大杠杆” 的智慧,财富会像滚雪球一样向你聚集 —— 不是因为你多幸运,而是因为你遵循了商业的基本规律。
毕竟,这个时代最公平的地方在于:它从不辜负那些 “先做小闭环,再用杠杆” 的人。从今天起,别再想 “如何赚 1000 万”,先想 “如何赚到今天的 100 元”—— 路,都是从脚下开始的。